飞机很快就要起飞,从上海到北京。
沈浩波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,近乎本能地写下:
“一架架飞机升起
一架架飞机降落
这些装人的飞机
平缓而优雅
每一架长得都像
毕加索画的和平鸽
那些装炸弹和士兵的
则不然
要么像鹰
要么像黄蜂
2019.07.30 ”
从《心藏大恶》到《一把好乳》《玛丽的爱情》,再到《花莲之夜》,一直到今天的《和平鸽》,沈浩波一直在用一种艰深的先锋情感推动着中国诗歌先锋性的生长,使这种先锋越来越及物和具有沉静的生命力,他年少时踏上的这条路,昏暗而颠簸,现在我们才渐渐清晰见得。
彩虹买彩票安全吗北京快三网上_北京快三计划网_花少钱中大奖-AKER 文艺带你走近口语先锋诗人,沈浩波。
1976 年沈浩波出生于江苏泰州,长江中下游平原,地貌没有起伏,但年少的他,性格却恰恰与这种平淡相反,回忆起来沈浩波说,“我往东南西北看,全部是地平线,就好像在一个地平线的囚笼里,过于平淡。我其实特别羡慕那种有大河或者大山的环境”。高中时的他在黄桥镇上学,那是一个革命老镇,书店非常小卖不了几本书,但他却总会被书店里的诗集所吸引,“分行的文字能够吸引我”,沈浩波如是说。
当时十几岁的少年没想到,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个诗人。
1995 年,沈浩波走出了那个困住他的“囚笼”,“从踏上北京的火车一瞬间开始,就完全属于自我”。到达北京站之后,北京师范大学的迎新大巴等着他,从车站到学校的路上,是沈浩波第一次看到北京,“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,这个感觉一直停留到现在”,北师大里有很多苏联式建筑,砖墙也都是青灰色的,“前不久我经过北师大南门,发现他们把很多外墙都刷成了红色,我非常不适应,还是那种青灰色更像这个城市”。
在这些苏联建筑的包围下,沈浩波开始写诗了。
因为大学时期是文学社社长,总会让沈浩波觉得,没有写一些作品出来是无法让人信服的。在文体的选择上,沈浩波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诗歌 —— “我觉得散文不属于文学,文学性太弱了,小说又觉得好像这个事情要写那么长很麻烦,所以当下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选择了写诗。但是我后来在想,这不是真正的原因,而是因为诗歌文体在召唤我。确实是,一开始写诗之后我就发现,这就是我。彩虹买彩票安全吗当时我就觉得这可能是我这一生要追求的东西。”
“老天待我
已经太厚
它既然给了我这条命
就一定准备好了
那些藏在
命中的诗”
然而这条路,昏暗而颠簸。
校园诗歌并非在上世纪 80 年代产生,却在那时风头最盛。
然而,这场诗歌狂欢在海子自杀那年结束了。那年夏天,西渡毕业。一位女同学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了句简短有力的话 —— “绝不嫁给诗人!”一个时代落幕。
90 年代,新一轮经济大潮汹涌而来,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“世俗化”,诗人被“被拍在了沙滩上”。“那时社会崇拜的是商人、有钱人,有的诗人都不屑于说自己是诗人,觉得穷酸气。”《诗刊》副主编、诗人李少君说。
1998 年,沈浩波在读大三时,先后结识其师兄侯马、伊沙、徐江等人,开始有意识地摒弃原先的学院派写作倾向,逐渐接受口语化的诗歌写作,并在同年写了《谁在拿 90 年代开涮》一文,抡刀砍向“知识分子写作”,气势逼人,不留回旋余地,也成为第二年爆发的“盘峰论争”的重要导火索。在这场诗歌界的“华山论剑”中,“知识分子写作”和“民间写作”的对立,颇有些“庙堂之高”和“江湖之远”的意味,争论不止,影响甚广。
从左到右:尹丽川、沈浩波、李红旗、楚尘
2000 年沈浩波开始和巫昂、尹丽川、南人等谋划创办一个刊物,同年 7 月《下半身》同人诗刊横空出世。沈浩波写下《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》,提出“诗歌从肉体开始,到肉体为止”,掀起了对中国诗歌影响甚深的“下半身诗歌运动”。他和这群同样出生在 70 年代的年轻伙伴们几乎一夜之间成为诗坛瞩目的焦点。
2006 年,一场文坛骂战再次把沈浩波推向公众面前。2006 年 9 月下半月,韩寒炮轰诗人赵丽华,随后在国庆长假期间又扩大打击面 —— 炮轰整个现代诗坛,对现代诗全盘否认。沈浩波等一帮人终于坐不住了,纷纷向韩寒表达“严重抗议”。消息传开后,韩寒的超高人气也发挥了作用,其粉丝纷纷站出来,将几个诗人的博客搅得鸡犬不宁。在这场争论中,沈浩波写下一首《从此君王不早朝 —— 答在我的博文后翻江倒海的跟帖奴才》:
“他在后宫逍遥
猎尽三千美色
美酒佳肴
走狗斗鸡
这虚无的岁月
他恨不得
一日掷尽
普天之下
尽是傻逼
率土之滨
莫非文盲
从此君王
不早朝
俺老沈
哪有功夫
陪一班肉中无魂之人
聒噪”
这首诗在 2006 年的博客时代,获得了 102,612 的阅读量,2006 年,第一代 iPhone 还没有问世。
回忆起来,沈浩波对当年的自己既高调认同,也不失调侃和自我嘲讽,“因为方韩大战(方舟子与韩寒的微博论战),很多人挖坟挖到我当年这个博客了,只好再到此宣布一下,这个博客已废弃。剩下的,只是一座骂架博物馆,供观瞻。”
在诗中他写:
“深夜,我突然想振奋地跳起来
大喊一声:
‘ 我不能被恐惧吃掉 ’
是的,我可以恐惧
我正在恐惧
恐惧像空气
恐惧流着黑汁
但是
我不能被恐惧吃掉”
于是那些命中遗留下来的诗歌,就静静躺在“博物馆”中。
2015 年夏,沈浩波与好友一同前往台湾。夏日正午的一场暴雨,让他和好友一同躲进了紫藤庐避雨,一同在东侧挨着窗户的位置坐下来,木质桌椅和地板都是老旧的颜色。座椅可以随意转动角度,屋内屋外的空间很舒服地纳入眼底了 —— 窗外大雨如注。
一会儿,进来两个外国人,一个穿碎花旗袍的中国女孩负责翻译。沈浩波立刻双眼放光,不断对着那个女孩用手机拍照 —— 机关枪一样连拍。他和那个女孩的桌子隔着一排桌子,桌子上是一个花瓶,里面插有数枝百合。沈浩波就以花瓶为背景咔咔地拍。友人提醒“你把闪关灯关掉”,他仿佛没听见,专注地偷拍,不像偷拍,像那女孩雇来的专职摄影师。
有人打趣他的猥琐,可他只关注生命中的真实。“我们知道真实会让我们在社会中付出一些代价,所以我们胆怯,把它隐藏起来,我们希望把自己打扮成别人喜欢的样子,或者变成这个社会认可的样子。我们被埋得很深,其实你要把埋在我们身上这些扒拉开,这本身就是一个扒拉的过程,把自己找到的过程,把自己的内心翻出来的过程,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文学的过程。
还是那个夏夜,在花莲的一个校园里,一只只蜗牛缓慢地爬行在人行道上,沈浩波写下《花莲之夜》:
“寂静的
海风吹拂的夜晚
宽阔
无人的马路
一只蜗牛
缓慢的爬行
一辆摩托车开来
在它的呼啸中
仍能听到
嘎嘣
一声”
他回答,“是写诗让我成为今天这个样子,它在对我提出要求,让我得以保证内心的纯粹,让我有一颗反抗的心,并且拥有保持自己独立人格的能力。”
北京快三网上_北京快三计划网_花少钱中大奖-AKER 文艺独家出品
采访 & 撰稿:庄牛奶
策划 & 拍摄:谢云璞
头图设计:盛华
视频制作:溜溜唧、妖花